半岛BOB时令已是阳春,上市公司年报公布最后期限4月30日近在眼前。综合目前已披露的医械企业业绩预告与有关年报,可见上市医械公司大多交出了收入净利润双增长的优秀答卷,而部分上市医械企业则收入与净利双双下降,不同子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鉴于承接医械创新、国产替代、出海、AI+等重大机遇,资本市场也在走出低谷,国家大力提倡医械设备以旧换新等政策暖风频吹……医械行业正在褪去疫情浮末回归正常增长半岛BOB。
综合医械上市公司已公布的报告,影响2023年度业绩的主要因素包括:2023年为疫情平稳转段之后的首年,受前三年新冠诊断及药物等需求扰动影响,医械设备类市场需求保持一定增长,体外诊断类受2022年的高基数拖累,创新医械类大多数处于研发高投入与市场开拓期,部分器械耗材因集采大幅降价导致主产品价格显著下降、毛利率降低等等。
体现在业绩上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其中医械设备类业绩增幅较大成为行业亮点,体外诊断类几乎全线下降,创新医械耗材上量增长、骨科高值耗材受集采降价业绩大幅下降、传统低值耗材因需求回落海外下游客户降库存等原因业绩下降幅度较大。
申万三级医械设备子行业有1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3年度业绩预告。16家公司中,净利润同比增长或减亏、扭亏为盈的有12家,占比75%。
头部企业之一鱼跃医疗预计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为23.13亿~24.72亿元半岛BOB,比上年同期(调整后)增长45%~55%,彻底摆脱连续两年增长乏力颓势重启高增长。去年上半年核心业务呼吸治疗解决方案同比大幅增长109.99%,其中制氧机产品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40%,呼吸机类产品业务增速超110%,雾化产品相关业务同比增速近70%。
血液净化龙头山外山2023年度实现营收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67%;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高速增长227.64%;主要得益于血液净化设备与相关耗材销售“双增”。由于已基本完成自研血液净化耗材的全线布局并陆续上市,山外山表示:“集采将快速增加该公司耗材的医院覆盖数量,对提升产品销量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西山科技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37.52%;实现归母净利润1.173亿元,同比增长 55.79%,其主要产品在国内外医院认可度提升,一次性耗材销售稳步增长,内窥镜和能量手术设备等新产品实现了小幅放量增长。
康复医疗设备企业翔宇医疗、伟思医疗受益于医疗体系改革康复医疗需求增长以及不断丰富康复产品线,业绩实现快速增长。翔宇医疗营业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52.46%;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82.96%。伟思医疗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上涨43.72%;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上涨45.41%。
有4家医械设备公司出现业绩负增长,占公布预告的25%。三诺生物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8亿~3.35亿元,同比下降25%~40%,主要是子公司心诺健康拖累业绩5500万元、商誉计提减值4000万~4500万元,以血糖监测产品为核心的慢性病快速检测业务保持持续增长。创新医械企业天智航、华大智造业绩负增长在预料之中,其产品销售收入规模正加速上量但尚未形成规模效益,且研发投入力度较大导致2023年度亏损。宝莱特预计2023年亏损金额扩大3~4倍,主要原因是本年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以及全年商誉、固定资产、存货等资产减值损失预计约1亿元。
如果说医械设备子行业主流是增长,那么体外诊断公司则是普遍性下跌。申万三级体外诊断子行业有22家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只有3家公司实现业绩正增长,其他19家医械公司业绩同比下降,占比86.36%。业绩下跌主要是受2022年因疫情产生的高基数等非正常因素影响。
九强生物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06亿~5.45亿元,同比增长30%~40%;主要原因是医疗业务恢复,公司常规业务实现稳健增长。利德曼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00万~19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原因是资产减值准备和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均有所下降,但国内医院诊疗活动恢复为以常规检验为主,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减少。博晖创新预计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512万~3023万元、同比增长61.4%~80.7%,实现大幅减亏,主要受益于血制品与体外诊断业务规模与毛利水平均有增长。
其他19家体外诊断企业业绩同比大幅下降,有的企业预告出现亏损,主要原因为受国内外公共卫生防控政策变动影响,使得新冠抗原/分子检测试剂市场需求急剧下滑,其中硕世生物、东方生物、达安基因、科华生物、易瑞生物、之江生物等公司因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导致亏损。
申万三级医械耗材子行业有2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12家企业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4.55%,超过了一半。
创新医械耗材实现上量增长,包括电生理、心血管、微创手术、神经介入等创新医械耗材市场渗透及销售开始上量,带动相关医械公司营收增长,业绩表现靓丽。例如,心血管医械“新秀”惠泰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6.51亿元,同比增长35.79%;归母净利润5.36亿元,同比增长49.61%,位居业绩预告的中值。另一心血管医械“新秀”心脉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长32.43%;实现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增长37.98%,营收与净利润增长均超过三成。微电生理同样业绩亮眼,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26.46%;实现归母净利润546.98万元,同比增长84.06%。三家公司均把业绩增长归功于产品销量持续提升以及海外收入扩大等。
受集采降价影响,高值耗材类企业2023年度净利润大幅下降。健帆生物因血透灌流器需求波动,产品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下降,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3.4亿~4.9亿元,同比下降45%~62%;威高骨科、三友医疗因国家骨科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带来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毛利率及净利润大幅下降,其中威高骨科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较上年下降37.61%,归母净利润1.12亿元,较上年下降81.29%;三友医疗实现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下滑29.04%;归母净利润9121.77万元,同比下滑52.2%。
传统低值耗材相关公司略显窘困,由于前两年疫情需求带来业绩高基数,疫情转段后需求回落叠加国内外下游客户降库存周期,导致振德医疗、拱东医疗、奥美医疗、洁特生物、中红医疗、蓝帆医疗、济民医疗、尚荣医疗等公司收入及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好在下游降库存已接近尾声,有望回归常态。
尽管2023年度医械不同子行业两极分化喜忧参半,但展望2024年,资本渐复元气、市场开始复苏、政策春风频吹、企业布局发展……各级利好叠加,整个行业有望摆脱疫情带来的浮末并回归正常增长。尤其在医疗健康需求持续推动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倒逼下,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医械设备、创新医械、体外诊断乃至高低端耗材等有望持续增长;互联网、数字化健康以及方兴未艾的AI+,更为创新医械进一步加快落地并普及添了一把火。
创新是上市医械业绩增长、行业发展向好的根本动力。面对常态化集采等激烈竞争,创新医械优势明显。联影医疗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4.11亿元,同比增长23.52%,归母净利润19.74亿元、同比增长19.21%,就是得益于持续不断发力创新,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产品深度融合,成功推出了多款创新型产品,巩固了现有市场地位,也为开拓新市场打下基础,联影医疗的创新布局已经进入收获期。
国产替代是重大机会。澳华内镜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52.29%;归母净利润5796.57万元,同比增长166.93%;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59.11%。在政策扶持与资本助力下,国产医用内窥镜市场份额占比由2020年的10%增加至2022年的26%,平均年度增长率超60%。目前在荧光内窥镜、共聚焦显微内窥镜等领域,我国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相对高端的一次性内窥镜领域,亟待在量产能力和获得批量订单能力方面迎头赶上,可以说内窥镜完成国产替代只是时间问题。
“出海”尤其是高端医械“出海”,我国医械企业还处于相对空白状态,增长潜力巨大。心脉医疗围绕重点国家、重点地区持续大力开发,截至目前多款创新支架在全球十几个国家进入临床应用,不仅2023年海外业务实现了超过50%的高速增长,也为今后进一步“出海”奠定了基础。
AI+是国产医械企业弯道超车、迎头赶上,提高国际市占率的重要契机。人工智能在医药健康领域的突破,将率先体现在医疗器械上。而在AI+赛道,国产医械企业与国外巨头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要想最终胜出,拼的是大量资金投入与企业实力半岛BOB,也拼企业战略与抢先布局。
企业超常规发展与行业整体性转暖,无不需要合适的契机。最好的契机,就是政策一如既往地保持稳定半岛BOB,资本面走出低谷开始转好,行业与企业均处于渴望发展关口……当前资本市场标的估值更具性价比,此时出手显然物有所值。1月底半岛BOB,“医械一哥”迈瑞医疗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以66.52亿元巨资控股惠泰医疗,优势互补共拓心血管市场,显然就是看到了这一商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4年伊始,多地先后出台支持医药创新政策,其中《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包括对创新医械企业审评服务前置、新增10个创新医械获批上市等重量级举措;国家层面强调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鼓励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大量医疗设备更新改造与升级换代将是行业再次创新发展的长期强劲动力;相伴而来的还有关键医械设备、诊断仪器、试剂耗材等下沉基层医疗机构与乡镇农村等……春风得意马蹄疾,暖风劲吹满眼春,医械行业高质量常态化增长的春天正在开启。
公司名称: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手 机: 13800000000
电 话: 400-123-4567
邮 箱: admin@wufeikj.com
地 址: BOB半岛·体育广东省广州市